close

【馬周

馬周年幼時父母雙亡,家境貧寒。他發奮好學,精通《詩經》和《春秋》,但由於其豪邁不羈的個性,又喜好飲酒、不拘小節,並不受鄉里所敬重。
 

唐高祖武德年間,馬周補州官學助教一職,因為經常飲酒過度、不理政事,遭到了刺史奚恕的責怪。於是馬周掛冠求去,客居密州。後來,在唐高宗時期出任宰相的趙仁本,十分欣賞馬周的才氣,就資助馬周路費,讓他到長安去嶄露頭角。馬周卻在曹州、汴州一帶浪跡漫遊,結果又被浚儀令崔賢羞辱一頓。馬周被一激之下,這才西遊都城長安,在新豐縣客店住下。
 

誰料到連客店主人也不待見馬周,只顧著招待商販,不理會馬周。但馬周也不著急,叫店小二拿一斗八升酒來,悠然獨酌,在等待期間,把一斗八升酒喝個精光,別人看得瞠目結舌。
 

馬周抵達都城長安後,就到中郎將常何家中做門客,但還是常常沉溺於酒中。貞觀五年,唐太宗下詔命百官上陳治國之良策。作為武將的常何沒有什麼學問,馬周就為他寫了二十多個建議,都切中時務。太宗深覺奇怪,便問常何。常何回說:「這些不是臣所能想得出來的,是家中的門客馬周幫我出謀劃策的,他是個忠孝之人」。

唐太宗馬上下旨召見馬周,連續催促了四次。待馬周到後,太宗與他談論天下政務,發現了他的才能,甚為高興,當天就任命他為拾遺、監察御史(掌察劾百官、巡視州縣、祭祀、監軍的官)和里行官(散官的一種,類似清代宮中的「軍機處行走」)等三個重要官職。馬周均能勝任。唐太宗也因為得到這樣一個人才,賞了常何三百匹絲帛。

一個默默無聞,在小店裡酩酊大醉的潦倒酒徒,後來因為充當槍手而與唐太宗風雲際會,相見恨晚,成為貞觀之治的重要名臣。唐太宗如此愛才、惜才,堪稱明君典範。只有這樣的明君,才能招納如此多的賢臣良將,開創如此輝煌的大唐盛世。

悟善禪師教我們的典故~【馬周】


悟善禪師教我們的典故~【馬周】《舊唐書》
馬周,字賓王,清河茌平人也。少孤貧,好學,尤精《詩》、《傳》,落拓不為州里所敬。武德中,補博州助教,日飲醇酎,不以講授為事。刺史達奚恕屢加咎責,周乃拂衣游於曹、汴,又為浚儀令崔賢所辱,遂感激西游長安。宿於新豐逆旅,主人唯供諸商販而不顧待周,遂命酒一斗八升,悠然獨酌,主人深異之。至京師,舍於中郎將常何之家。貞觀五年,太宗令百僚上書言得失,何以武吏不涉經學,周乃為何陳便宜二十餘事,令奏之,事皆合旨。太宗怪其能,問何,何答曰:「此非臣所能,家客馬周具草也。每與臣言,未嘗不以忠孝為意。」太宗即日召之,未至間,遣使催促者數四。及謁見,與語甚悅,令直門下省。六年,授監察御史,奉使稱旨。帝以常何舉得其人,賜帛三百匹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53小志工 的頭像
    53小志工

    53心法筆記

    53小志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