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【子貢索馬】
孔子在周遊列國時,有一次中途困乏,於是停在大路邊休息。誰知道他的馬掙脫了韁繩逃跑,吃了農民的莊稼。農民惱怒,就把那匹馬拴了起來。
孔子於是派辯才無礙的子貢去向農民解釋,但子貢把話都說完了,卻未能把馬牽回,只能悻悻然回來。
孔子說:「用人家聽不入耳的話,去說服人家,就好比用大牢盛的牛、羊、豕三牲去供奉野獸,又好比用舜樂《九韶》那樣的樂曲來讓飛鳥歡樂。這件事是我的過錯,不是那人的過錯」。
孔子於是重新派養馬的人前去解釋。養馬的人到農民那裡,說:「您在東海邊耕地,又耕到了西海邊。我的馬撒腿奔逃,怎麼會不吃您的禾苗呢?」農民聽畢覺得很有道理,於是高興的解開馬匹,交給養馬的人。
《淮南子》
孔子行游,馬失,食農夫之稼,野人怒,取馬而系之。子貢往說之,卑辭而不能得也。孔子曰:「夫以人之所不能聽說人,譬以大牢享野獸,以《九韶》樂飛鳥也。予之罪也,非彼人之過也。」乃使馬圉往說之。至,見野人曰:「子耕於東海,至於西海,吾馬之失,安得不食子之苗?」野人大喜,解而與之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