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嘉慶戊午 湖南科場案】
湖南長沙的嶽麓書院,是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,歷經了宋、元、明、清四個朝代。它培養的學生考上舉人、進士的,占了湖南的半壁江山,曾國藩、左宗棠、程潛等歷史名人,都曾是嶽麓書院的學生。
清朝嘉慶三年(1798年),湖南舉行鄉試,有一位富家公子傅進賢才思平平,買通了負責考場事務的小吏,偷偷將歸類為甲類的試卷中抽出一份,將答案貼到自己的試卷上,結果,傅進賢順利高中解元。
被頂替的是湖南湘陰縣的農家子弟彭莪(ㄜˊ),他聰穎好學,才氣過人,為全省士人所矚目。他在嶽麓書院就讀時,當時主講的著名經學家羅典,即對他十分器重。彭莪考完,把自己的考場文章重新默寫謄抄後,呈送老師羅典過目。羅典閱後大為嘆賞,認為他定能高中,哪知放榜結果竟然名落孫山。
羅典深為惋惜,由於羅典主講嶽麓書院數十年,聲望極高,就到官署中要求讀一讀中舉士人的文章,官府自然應允,竟發現第一名的文章跟彭莪的一模一樣,而卷首姓名則明明白白寫著「傅進賢」三字!羅典大為驚駭,立即向巡撫告發。
在巡撫剛著手調查此案時,那小吏就趕緊向傅進賢透露了風聲。傅進賢嚇壞了,連忙托人找到彭莪,說願意幫他捐個道員職銜,又遍請親友,出面為他百般關說,並願給彭莪白銀萬兩及良田美宅等,企圖私了。
彭莪有點動心,遂找羅典商議,但羅典拒不讓步,羅典道:「此事萬萬不可。且不說交易若成,必然玷污你的名聲。就算你憐憫傅某一念之差,替他彌縫,然而此案既經巡撫大人過問,影響非同小可,若再有人揭發你與他私了的內幕,必然會驚動朝廷上下,那時你我都難逃罪責啊!」
這一番話徹底點醒了彭莪,便沒有接受傅家的條件。最終,傅進賢與考場小吏互相勾結、徇私舞弊等情被查出來了,傅進賢與那個小吏被依法處斬,彭莪則被定為該科湖南鄉試解元。
這就是清代震驚朝野的湖南鄉試舞弊大案。羅典不畏權貴、不爲利誘的聲名,就此遠播。